中文站点
- 联盟概况
- 新闻动态
-
工作委员会
赛事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学术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职业规划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财务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建筑建材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跨境电商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继续教育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数字技术知识产权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品牌促进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数字经济委员会 金融数字化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财政税务委员会 体教融合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投融资服务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职业教育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 联盟赛事
- 院校之窗
- 资料下载
- 网上办公
人社部发布2022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净增158个新职业
人社部发布2022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净增158个新职业
人社部28日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修订等情况举行发布会。
经过调整之后,与2015版大典相比,在保持八大类不变的情况下,净增了158个新的职业,现在职业数达到了1639个。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 吴礼舵在会上介绍:
2015年版大典无论从体例、格式还是对一些信息的描述方式上都比较成熟,因此这次修订主要是基于统一性和灵活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前提下,对2015年版大典进行修订。修订过程中,我们力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对社会职业带来的一些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分类体系进行了修订。近几年来,我们陆续颁布了74个新职业,这次修订过程中把新颁布的74个职业纳入到大典当中。同时,我们围绕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绿色经济、依法治国、乡村振兴等国家重点战略,比如围绕制造强国,我们把工业机器人操作员和运维人员纳入大典当中。根据乡村振兴的需要,我们把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和农业经理人纳入大典当中。经过这些调整之后,与2015版大典相比,在保持八大类不变的情况下,净增了158个新的职业,现在职业数达到了1639个。
二是对相关职业信息描述做了一些修订。对两个大类职业的名称和定义做了调整,对30个中类、100余个小类名称、定义做了一些调整;对700多个职业的信息描述做了调整。
三是对数字职业和绿色职业进行了标注。这次共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同时,延续2015年版大典对绿色职业标注的做法,标注了134个绿色职业,占职业总数的8%。这里面,其中既是数字职业也是绿色职业的,共有23个。这也反映出数字经济和绿色产业带来的职业变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 刘康表示:
此次修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力求构建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新时代职业分类体系。总的来看,整个修订工作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务实”。召开了近70次研究论证会,秉承了求真务实、理性实证的科学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发展绿色经济和依法治国等要求,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出发,基于基层岗位实际业态,运用科学的职业分类理论和方法,写实性描述了各职业工种的具体内容,客观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实际业态新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是“求新”。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结合绿色职业发展状况,及时将碳排放管理员、碳汇计量评估师等新兴职业纳入《大典》。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首次在《大典》中增加对数字职业的标识。
三是“面广”。采取了“开放+集中”模式,注重集思广益,扩大公众参与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增强社会影响力。修订过程中,119个部门和行业组织、981家企业院校,近万名专家学者、一线从业者和有关工作人员参与了《大典》的修订工作。
四是“高效”。从2021年4月启动至今,仅用时一年半,完成全部修订工作,相当于以前编制、修订工作用时的三分之一。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注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大典》修订工作平台功能,使数据信息资源使用更充分,研讨论证审定流程更高效。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委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 李金生介绍:
2015年版大典颁布后,专业技术人员大类也就是二大类已经发布了15个新职业,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机器人、增材制造、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等等。除此以外,这次修订还增设了密码工程技术人员、碳管理工程技术人员、金融科技师等29个新的职业。这些新增的职业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新兴领域、新兴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专业技术人员大类这次新增的职业主要是集中在数字技术领域,特别是专门增设了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小类,专门增设了这样一个小类,这个小类下设13个数字技术职业。从2021年起,我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制订颁布了其中10个新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启动实施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并且组织编写了相关的培训教程。主要是面向数字技术技能领域实施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每年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大概8万人左右。此外,比如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地,还在工程系列里增设了人工智能等职称评审专业,为新职业群体提供了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的职称评审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以新职业为重点,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学会的职能作用,加快开发制订职业标准,促进职业标准与人才评价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为重点,深入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组织规范开展培训和评价工作。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在新职业领域新设职称评审专业,提供职称评价服务,为新职业群体搭建更加通畅的职业发展通道,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 刘康说: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广泛宣传推介新版大典,让公众充分了解大典内容,更好地发挥其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对就业创业的促进作用和对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这方面我们也期待记者朋友们的大力支持。
二是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或修订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培训教材和题库,以指导企业和相关机构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人才评价等工作,提升广大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
三是进一步研究优化新职业的申报、论证流程,持续发布新职业信息,动态调整大典中职业的相关信息。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我国职业信息系统,逐步扩大完善与职业相关的岗位供求、薪资待遇等信息,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及时、全面、便捷的查询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