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点
- 联盟概况
- 新闻动态
-
工作委员会
赛事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学术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职业规划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财务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建筑建材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跨境电商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继续教育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数字技术知识产权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品牌促进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数字经济委员会 金融数字化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财政税务委员会 体教融合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投融资服务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职业教育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 联盟赛事
- 院校之窗
- 资料下载
- 网上办公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力首都城市建设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力首都城市建设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北京而言,职业教育担负着为首都转变增长方式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对于提升北京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品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业建设无疑是高职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契合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基础及传统优势,强化专业建设的龙头地位,引领学校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制定专业提升三年规划,为提升北京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品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北京而言,职业教育担负着为首都转变增长方式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对于提升北京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品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业建设无疑是高职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契合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基础及传统优势,强化专业建设的龙头地位,引领学校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制定专业提升三年规划,为提升北京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品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明确学校专业定位
确立专业建设目标
作为全国首都,北京提出了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2017年,伴随《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实施,北京提出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促进金融、科技、文化创意、信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和高端发展。按照此要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投身“四个中心”建设,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办学方向定位,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为“四个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服务、资源共享。
2018年5月,《北京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布,提出重点建设10所左右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这一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帮助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明确了专业建设目标。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伟告诉记者:“我们学校的专业建设定位必须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面体现高端、精品、信息化、国际化。首先是首都需要,要服务高精尖的产业升级转型,服务首都的城市发展需要,而且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中来审视,不搞服务一般制造业的专业。另一个要求就是强,必须强而又强,有所为、有所不为,建设在全国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或者专业群。”
深化专业结构调整
形成动态优化机制
职业教育必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2017年,北京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化、高端化特征更加明显,三次产业结构已经由2010年的0.9∶24∶75.1调整为2016年的0.5:19.2:80.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新经济的比重达到69.4%,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8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占新经济的比重为47%,凸显北京服务型经济显著特征。因此,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调整专业布局的时候,力争专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结构具有较高契合度。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刘兰明告诉记者,学校进一步凝聚专业发展方向,根据学校现有专业优势、未来优先发展专业要求、知名企业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及北京高职专业分布及竞争态势,进一步压缩招生专业数量,加强专业整合,及时引导重点专业辐射带动相关专业发展,以进一步形成合力,形成新的专业增长点,凸显专业整体优势,提高专业关联水平和整体实力,提高专业竞争力,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集群;同时针对有一定专业发展基础,未来具有良好就业前景的专业作为骨干专业予以强化扶持,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专业内涵建设力度,努力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障碍,将这些专业建设成为支撑学院发展的骨干专业;此外,瞄准战略转型和未来发展,培育新兴专业及专业方向,以满足北京市未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这两年,学校下决心调整或撤销了与北京新的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发展不太紧密的相关专业,并新增12个集中在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现代高端服务业等直接服务于北京城市建设和支撑首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的专业(方向)。例如为高端制造、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新增了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等专业;为更好实现首都功能、国际都市服务,新增了安全服务与管理、工程安全评价与监理、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空中乘务等专业。
学校积极追踪区域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重实效的校企合作,创建了“学校+科技园区”、“专业+大型企业”、“专业+龙头企业+企业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式,并先后与北京航天科技集团、正大集团、北京铁路局、京港地铁、北京燃气集团、北京自来水集团、北京菜篮子集团、北京广利核公司,海南航空、北京飞机维修公司等高端企业,惠及民生和行业引领者进行订单式培养。订单培养专业几乎涵盖了学校所有招生专业。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就业质量稳居北京市同类院校前列。
2016年6月16日,学校牵头组建了北京城市建设与管理职教集团,围绕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平台。职教集团设置城市建筑与测绘、城市机电工程、城市信息技术、城市商贸服务、城市安全管理五个专业委员会,共有100多家企业加盟,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之间深度融合发展。
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学校与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双方办学优势和专业建设经验,促进双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同开展冰雪教育、新能源专业建设。从2017年开始,两校合作招生,开设机电一体化(冬奥场馆设备与管理)专业,计划40人,学制为1+1+1。两校教师还共建团队联合立项“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
据刘兰明介绍,学校还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瞄准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融入新技术、利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加强新兴专业培育,增强发展活力与后劲。“我们根据北京市‘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和北京市鼓励及限制产业发展目录,建立专业设置的信息平台,强化对重点企业、行业、产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统计、监测和分析,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结构及不同专业招生就业情况,实行专业分类管理,不断强化专业预警。进一步加强专业与产业契合度调研,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形成国家、北京市、学校三级专业建设梯队,构建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与招生就业情况、专业建设水平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专业动态调整。”
专业升级改造之后成果显著,学校在各类大赛中纷纷获奖。在2012年—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85项,其中一等奖32项;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16项,其中一等奖4项;在2012年—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奖36项,其中一等奖27项,均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以首都城市建设、管理与服务为主线,重点面向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电子信息技术及应用、现代高端服务业等领域开展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使学校专业结构更加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更加适应未来产业需求、更加满足社会及学生成长需要,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