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点
- 联盟概况
- 新闻动态
-
工作委员会
赛事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学术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职业规划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财务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建筑建材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跨境电商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继续教育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数字技术知识产权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品牌促进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数字经济委员会 金融数字化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财政税务委员会 体教融合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投融资服务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职业教育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 联盟赛事
- 院校之窗
- 资料下载
- 网上办公
双创示范基地“校企行”专项行动启动会举行
双创示范基地“校企行”专项行动启动会举行
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资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启动双创示范基地创业就业“校企行”专项行动,旨在依托企业和高校两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搭建协作平台,加强资源对接,提升服务水平,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营造更好环境。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及校各双创平台、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相关负责同志在清华大学分会场参会。

会上,杨斌代表高校双创示范基地发言,他说到“校企行”专项行动恰逢其时,精准助“创”,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指示精神。在这次行动中,高校类双创示范基地应当积极主动地发挥双创支撑服务功能,充分发掘学生双创团队的核心技术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利用好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提供的岗位、导师和项目等有利资源,达到既带动自身和周边大学生就业创业,又解决实际问题、谋求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高校也应以此为契机,在青年学子中倡导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就业创业观,引导学生创业者深入了解国家重点行业企业的需求,推动学生双创项目核心技术应用与国家重点行业企业需求的深度融合。
目前,学校已布置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全程参与本次“校企行”专项活动,与重点国企双创示范基地开展深度合作,邀请国家电网等企业双创示范基地依托单位来学校召开专场招聘宣讲会,鼓励、引导、协助学生到这些重点单位就业,为毕业生和创业团队提供优质、精准服务。学校第一时间开展了优秀双创团队信息的梳理,了解学生双创团队的技术特点、团队情况、企业运作情况以及发展需求。清华双创团队中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教育、医疗健康三个技术领域占比较高,分别为38%、14%和9%。处于创新至创业阶段的团队有近700支,进入创业阶段的成熟创业团队100余支,将从中遴选一批技术过硬、市场潜力大、亟需大企业支持的学生双创团队,参与此次创业就业专项行动。
针对专项行动,他还提到学术界和产业界是创新中的合作伙伴,在推动创新中,学校和企业理应是优势互补关系。但是,学校的创新研发和企业的需求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夹角,导致在合作的过程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因此,建议在“校企行”对接过程中,从各部委、到重点国企、到双创平台和团队实行“专人负责,专人落实”制度,共同解决项目管理、技术攻关和资源对接等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探索校企合作支持学生双创教育的育人模式。此外,学校将积极组织基地内各部门协同推进,在“校企行”的框架下做好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大学生创业就业保驾护航。

据悉,专项行动将发挥企业基地创新生态优势,挖掘就业岗位潜力,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航天科工等首批13家央企类双创示范基地,将释放一批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后续实施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至其他企业示范基地和中央企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9家高校示范基地,将遴选一批有市场前景和创业意愿的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向企业示范基地集中发布,并由企业示范基地择优支持对接孵化,纳入自身产业创新生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专项行动释放一批就业岗位、提供一批创业就业导师、发布一批创新创业需求、对接一批优秀创业项目、打造一批创业就业服务品牌、组织一批成果展示,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开辟更多渠道,促进和带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