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点
- 联盟概况
- 新闻动态
-
工作委员会
赛事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学术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职业规划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财务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建筑建材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跨境电商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继续教育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数字技术知识产权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品牌促进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数字经济委员会 金融数字化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财政税务委员会 体教融合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投融资服务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职业教育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 联盟赛事
- 院校之窗
- 资料下载
- 网上办公
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产教融合创新
2025年产教融合创新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研修班在京成功举办
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产教融合创新
2025年产教融合创新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研修班在京成功举办
为深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产教深度融合,提升高校教师科研能力与课题申报水平,2025年7月26日至27日,由北京创新研究所主办、中国教育资源协同创新平台承办,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科信网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支持的“2025年新质生产力产教融合创新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研修班”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30余位高校教师与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修。
出席本次研修活动的领导、专家学者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原专职副主席 王佐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 黄百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首席专家、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陈衍、北京创新研究所执行所长 林鑫、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秘书长 张振笋、经济日报经济市值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刘佳、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教育与产业合作分会秘书长 郑天坤、加拿大Ivey Business School MBA国际案例研究院执行董事 周丽虹、中关村标准化协会医工融合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岳山、中国老教授协会教企合作委员会副主任 刘雄。
北京创新研究所执行所长林鑫主持开班仪式
研修班开班式上,北京创新研究所执行所长林鑫介绍了本次研修的背景、研修重点及研修活动整体设计,希望搭建产学研互动交流平台,提升院校教师科研能力。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原专职副主席王佐书作主旨报告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原专职副主席王佐书在《创新与科研》主旨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符合教育规律。
他指出,可持续发展要求学生具备相应能力,教育需遵循规律;教育教学要“精准施策”“与时俱进”。企业发展应遵循市场规律。社会发展以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为支柱,要加强这方面课题研究。他还谈到高质量就业需岗位、素质、意愿结合,学校抓就业应从人才培养体系切入,从入校开始。他最后强调,职业与教育要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通过体系化改革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而方向正确、方法科学、理论扎实是成功关键。
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 黄百炼
黄百炼书记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报告中指出,科技革命推动多领域变革,强国建设需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其意义重大:科技是新质生产力核心,人才是国力竞争根本,教育是现代化基础支撑,且能解决过去分门别类改革的弊端。工作要求上,要把握三者关系、正视现存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按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推进。
他强调,融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实践路径,突出战略导向、强化问题意识、构建创新能力生成系统、优化人才培养全链条。呼吁教育和科研工作者,树立大改革观,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聚焦国家需求开展研究,秉持科学求实态度避免功利主义,共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北京创新研究所蔡娜主持专题报告
加拿大Ivey Business School MBA国际案例研究院执行董事 周丽虹
加拿大Ivey Business School MBA国际案例研究院执行董事周丽虹女士以《人工智能时代案例教学赋能高校教育生态建设》为题,分享了国际前沿的教育实践经验。
她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全球教育生态带来的深刻变革。周丽虹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全球教育生态,这场变革不仅涉及教学方式的革新,更将重构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框架。"她特别强调,中国高校正处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必须从战略高度把握这一历史机遇。
中关村标准化协会医工融合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岳山
中关村标准化协会医工融合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岳山在专题演讲中,以《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工具(AI在科研过程中的应用与实践)》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演示,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科研数据分析中的创新应用。
岳山特别强调,AI技术不仅大幅提升了科研数据处理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传统方法难以捕捉的复杂规律和潜在关联。他提出,在AI驱动下,研究者的角色正逐渐向“创新架构师”转变,通过"AI+科研"的新模式,为高校突破科研瓶颈、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和实施建议。
林鑫所长作专题报告
林鑫所长在专题报告中,以《教育教学成果培育与科研课题解析》为题,对科研课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解读。
他首先介绍了北创所的发展历程和科研成果,通过详实的数据,梳理了近年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立项趋势和热点领域。在课题申报策略方面,结合典型案例,从选题设计、团队构建、研究方法到成果转化等环节,提出了务实建议。他强调:"要始终坚持以质量为导向的价值追求,以创新为引领的发展路径,推动教育科研成果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特别指出,高校科研工作者应当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人工智能教育、新工科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有组织的开展科研。
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秘书长 张振笋
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秘书长张振笋在《多维视角理解产教融合》的专题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在数智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的丰富内涵及课程教学创新策略。
报告从产教融合、学习逻辑、课程重构、空间转向及关系回归五个方面,结合丰富案例,生动阐释对于产教融合的理解。张振笋秘书长认为“产教融合不止于一项政策,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产教融合旨在促进学习真实发生。报告基于神经科学、学习科学等理论,从课程教学微观视角,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产教融合课程开发的原理与方法,同时从空间转向与关系回归视角,说明了产教融合对深化教育教学变革、实现其教育价值的重要意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首席专家 陈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首席专家、浙江工业大学陈衍教授在授课中,以《国家级课题申报书撰写策略与技巧》为题,从课题申报的具体方法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导。
陈教授结合自身多年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的经验,针对申报书撰写中的常见痛点问题,从选题价值、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创新之处、技术路线到预期成果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性剖析。他特别强调,好的申报书既要体现学术前沿性,又要彰显实践价值。并通过对比分析课题申报案例,生动展示了高质量申报书的撰写要领。针对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陈教授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深入解析,并与现场的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并给予具体建议。
院校代表分享
在院校经验交流环节,深圳大学余晓宝副教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羊世远讲师、东莞理工学院张承宇讲师、首都医科大学硕士导师、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王凡,分别围绕产学合作实践成果、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产教融合发展探析、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神经外科系列研究报告等教育创新实践进行了深度分享。
林鑫所长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结业仪式上,林鑫所长为全体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进行总结讲话。他指出:产教融合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本次研修班的意义在于搭建产学研对话平台,拓展跨界视野,提升了科研能力,促进了校际和校企之间的联结和互动交流,为后续跨领域合作提供了优质平台。与会学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为后续深化产教融合实践奠定了基础。
研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