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点
- 联盟概况
- 新闻动态
-
工作委员会
赛事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学术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职业规划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财务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建筑建材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跨境电商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继续教育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数字技术知识产权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品牌促进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数字经济委员会 金融数字化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财政税务委员会 体教融合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投融资服务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公示公告 委员会项目 委员会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职业教育委员会 关于委员会
- 联盟赛事
- 院校之窗
- 资料下载
- 网上办公
官宣 | 中国高校“专创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2024)暨创新大赛师资研讨会成功举办
官宣 | 中国高校“专创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2024)暨创新大赛师资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推进新时代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中国高校“专创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2024)暨创新大赛师资研讨会于12月7-9日在郑州成功举办。
▲中国高校“专创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2024)暨创新大赛师资研讨会现场
一、开幕式
出席研讨会开幕式的嘉宾有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强,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会会长岳修峰,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向丹阳,浙江工业大学创业学院院长、浙江省高校创业学院联盟理事长王卫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主任黄贵洲,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会副会长周小赞,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会秘书长刘凯亚,陕西省创业投资协会高校科转专委会秘书长陈怡君,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副校长张其武,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副校长陈海艳,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执行主任、新未来数字集团执行总裁张韦韦,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刘新,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副主任、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董正英,西安交通大学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陈立斌,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乔宝刚,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李鹤,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ICPC亚洲EC委员会委员黄达,广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国家级)院长王满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蒙志明,广东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院长吴建材,郑州大学就业中心主任申新生,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岳林强,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焦艳军,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工业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学院)党总支书记、主任、院长范新灿,深圳大学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副院长黄凯珊,桂林理工大学团委书记、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潘思伊,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秘书长、德中教育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江新,湖南师范大学研学旅行研究院副院长、会展经济与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孟奕爽,中国工程教育计算机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陈滢,全国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秘书长、北京创新研究所执行所长林鑫,教育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指委委员、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产教融合专家金摇光,清华同方河南创新中心总经理、中泓基金合伙人宁好敏,郑航科技园董事长李凤,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副主任陈劲松,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副主任林红霞,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副主任晁劲鹏,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红旅赛道国金负责人迟木子等。
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140多所高校创新创业领域行业专家,教务处、分管创新创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双创教师430多人共同参与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开幕式由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会会长岳修峰主持。
▲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会会长岳修峰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强,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向丹阳分别进行致辞。
▲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致辞
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郑州大学与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深厚合作历史及成果。2017年联盟年会在郑州大学成功举办,发布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白皮书,推动了该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郑州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通过构建以人才、创新、平台、服务为核心的体系,加强校内外实践平台建设与产业对接,实现创新促创业、立足中原、面向全球的发展目标。未来,学校将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资源共享新格局,同时作为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承办方,继续弘扬“敢闯会创”精神,推动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希望通过论坛吸纳各方经验,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为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强致辞
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强在致辞中代表东北大学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并向各位领导、嘉宾及全国高校同仁们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动力,创业推动社会进步,高校要肩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同时他简要介绍了东北大学的办学成果,特别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成就,学校始终围绕国家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取得了显著成绩。他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仍面临挑战,需要提升教育质量和协同效率,共同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期望通过本次论坛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共同开创中国高校专创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向丹阳致辞
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向丹阳代表大会主办方对各位领导、专家和与会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科技创新的变革浪潮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至关重要,过去十年双创教育取得了成绩也存在不足。特别是在推动科技与教育融合方面,面临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挑战。他强调,广东省在专创融合教育方面取得初步进展,但仍需努力,并邀请大家到广东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双创教育的深化。
二、产教融合创新智库首席专家聘书颁发仪式
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副主任辛雪主持产教融合创新智库首席专家聘书的颁发仪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主任黄贵洲为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强颁发产教融合创新智库首席专家聘书。
▲产教融合创新智库首席专家聘书颁发仪式(左:黄贵洲,右:王强)
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会会长岳修峰,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向丹阳,浙江工业大学创业学院院长、浙江省高校创业学院联盟理事长王卫红,分别为16位智库专家颁发聘书。
▲产教融合创新智库专家聘书颁发仪式(从左到右:蒙志明、许涛、董正英、刘新、王满四、吴建材、岳修峰)
▲产教融合创新智库专家聘书颁发仪式(从左到右:焦艳军孟奕爽、李鹤、乔宝刚、江新、向丹阳)
▲产教融合创新智库专家聘书颁发仪式(从左到右:黄达、李凤、黄凯珊、宁好敏、迟木子、王卫红)
三、主旨报告
聘书颁发仪式结束后,浙江工业大学创业学院院长、浙江省高校创业学院联盟理事长王卫红,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主任黄贵洲等嘉宾依次做主旨报告。
▲浙江工业大学创业学院院长、浙江省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联盟理事长王卫红做主旨报告
浙江工业大学创业学院院长、浙江省高校创业学院联盟理事长王卫红以“专创融合-产教协同推进创新大赛项目挖掘和培育”为主题做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全面介绍了浙江工业大学创业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报告指出,浙江工业大学创业学院通过“高校+政府+企业”三位一体合作模式,构建“创业学院+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办学功能,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并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荣誉。学院注重“专创融合”,推动学科交叉与成果转化,多个项目在“互联网+”等大赛中表现优异。同时,学院牵头成立浙江省高校创业学院联盟,建立地方创新创业研究院,促进校地合作与经济发展,为创新经济和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典型示范。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涛做主旨报告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涛以“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范式探索”为主题做主旨报告,报告深入分析了双创教育的时代背景及面临的挑战,并探讨大学生与同行对双创教育的看法,报告提出AI时代大学生双创能力与素养的要求,并着重介绍了基于“六个聚焦”的双创教育新范式,包括面向未来的理念、真创内容、人机共生的六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新企业家精神及卓越师资等内容,为与会教师提供开阔的教学新思路。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主任黄贵洲做主旨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主任黄贵洲以“AI时代下专创融合赋能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题做主旨报告。他指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重塑教育、经济和社会格局。人工智能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从“学知识”向“强能力”转变,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报告提出,专创融合需从课程、专业、跨学科及实践场域四个层面深入推进,通过整合专业知识与创业技能、产学研协同和智能技术赋能,培养学生的复杂思维、创造力和人际能力。同时呼吁高校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充分利用AI技术平台实现创新场景的探索与需求挖掘,构建智能化教育生态,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四、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专家委员聘书颁发仪式
主旨报告结束后,进行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专家委员聘书颁发仪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全国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黄贵洲为四位常务专家委员颁发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常务专家委员聘书。
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副主任林红霞,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常务专家委员、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李鹤,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常务专家委员、大连海事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石丽红,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常务专家委员、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乔宝刚,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常务专家委员、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焦艳军五位嘉宾,分别为30位专家颁发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专家委员聘书。
▲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专家委员聘书颁发仪式现场
截止目前,全国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已汇聚了来自院校、行业、企业、协会等290家组织机构的384位专家学者,旨在通过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师资培训、创赛指导、创业孵化等助力高校产教融合、专创融合。
五、主题论坛
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专家委员聘书颁发仪式结束后,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刘新,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副主任、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董正英,广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国家级)院长王满四,中国高教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院长蒙志明,广东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双创学院(国家级)院长吴建材五位专家依次做主题论坛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刘新做主题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刘新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策略与实践”为主题做报告。报告提出拔尖创新人才需具备学科交叉、创新思维、终身学习等核心能力,并通过创新课程、项目制学习、科创竞赛、科研训练、创意社团和创业实践等环节培养。报告阐述了学科交叉课程体系构建、“三早计划”科研培养模式、全校科创竞赛支持机制及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并强调了师资资源、政策支持等保障措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全面的指导。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副主任、 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董正英做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副主任、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董正英以“创新创业竞赛备赛策略—夺金冲刺六步法”为主题做报告。报告深入剖析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赛制与参赛策略,强调参赛项目要紧扣评审规则、具备清晰的商业逻辑、创新强且落地性强。在备赛过程中,提出了六步冲刺法,精准把握评审规则、研究优秀项目特点、组建高效跨学科团队、展示创新思维、打磨参赛材料、强化路演训练等。报告特别强调了团队构建时,应具备核心能力和行业背景,团队结构要合理、紧密,避免冗余。同时指出参赛者应注重展示项目的市场潜力、创新性及商业价值,以打动评委并提高获奖机会。
▲广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国家级)院长王满四做主题报告
广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国家级)院长王满四以“构建面向人工智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主题做报告。他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开放、融合、共享的教育生态系统。人工智能的技术驱动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路径,需通过“一轴二动力三螺旋”模型,将政府引导、高校主导、企业助力有机结合,推动课程体系重构、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他建议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建设数字孪生教学平台,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重视伦理教育与数据安全,助力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智能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双创人才。
▲中国高教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院长蒙志明做主题报告
中国高教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院长蒙志明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与实践探索”为主题做报告。他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课程思政、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等全面改革。广西师范大学通过打造高质量双创“金课群”、构建“五跨四化三力”教师培养模式、建设虚拟教研室等创新实践,建立了地方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取得国家级成果多项,形成“教育、科技、人才”联动发展格局,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广东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双创学院(国家级)院长吴建材做主题报告
广东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双创学院(国家级)院长吴建材以“‘五创融合’赋能职业本科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做报告。报告从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成果、教育改革历程等方面分享经验,提出以“思创、专创、科创、产创、赛创”五创融合为核心,构建校本文化引领的“双精准”育人体系,精准供给双创课程与资源,实施双创辅修证书和创新型项目课程等。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双创教育成果显著,获国家级奖项多项,孵化优秀企业,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创新创业发展。报告中强调,优质项目产出机制和全流程备赛组织是推动双创教育的关键,为职业本科双创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实践示范。
六、圆桌论坛:专创融合,共筑AI未来创新教育新生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执行主任、新未来数字集团执行总裁张韦韦主持圆桌论坛,圆桌论坛主题:专创融合,共筑AI未来创新教育新生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执行主任、新未来数字集团执行总裁张韦韦主持圆桌论坛
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李鹤,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工业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学院)党总支书记、主任、院长范新灿,深圳大学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副院长黄凯珊,桂林理工大学团委书记、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潘思伊,郑航科技园董事长李凤,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红旅赛道国金负责人迟木子六位嘉宾参加了圆桌论坛的讨论。
▲圆桌论坛现场
圆桌论坛上,嘉宾们围绕“人工智能+”如何赋能高质量创新项目展开深入的讨论。通过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流,激发出更多创新的思维与方法。此次圆桌论坛的讨论不仅为与会老师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建议,也将为高质量创新项目的孵化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助力“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与发展。
七、产教融合创新智库专家聘书颁发仪式
研讨会的第二日上午,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主任黄贵洲为三位专家颁发产教融合创新智库专家聘书。
▲产教融合创新智库专家聘书颁发仪式(从左到右:黄贵洲、陈立斌、金摇光、陈滢)
八、研讨会 - 专创融合
产教融合创新智库专家聘书颁发仪式结束后,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乔宝刚,湖南师范大学研学旅行研究院副院长、会展经济与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孟奕爽,中国工程教育计算机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陈滢,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秘书长、德中教育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江新,全国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秘书长、北京创新研究所执行所长林鑫五位专家依次做研讨会专创融合报告。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乔宝刚做报告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乔宝刚以“以‘学研赛战’思专创融合育人模式推进新商科人才培养”为主题做报告。报告中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学院工商管理学科位列全国前13%,是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以“学研赛战”思专创融合一体化模式为抓手,学院推动专业实践、赛事与社会实践融合,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与创新能力。通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项目,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逐步成长为敢闯会创的新时代人才,为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湖南师范大学研学旅行研究院副院长、会展经济与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孟奕爽做报告
湖南师范大学研学旅行研究院副院长、会展经济与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孟奕爽以“新文科专创融合特色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育人体系”为主题做报告。报告强调,面对AI时代的到来,教育应注重创新与创业的融合,培养具备解决问题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教学设计应注重实际问题和社会需求,采用创新创业的方式拓展专业技能,并通过4P、5M、6D等模型进行系统化设计和实施,强调基于体验的五步教学法,致力于培养具有梦想、正气、干劲和方法的五有青年。
▲中国工程教育计算机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陈滢做报告
中国工程教育计算机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陈滢以“‘AIGC+’基于OBE理念的专创融合课程设计”为主题做报告。报告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前沿探索。指出AI对教育的深远影响,并结合教育部LEAD行动及GEST大模型,提出基于OBE理念的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强调专创融合课程设计应遵循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围绕工程教育认证2024版新要求,分析了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结合“FIRST”与“TRACE+”方法论,展示了AIGC在课程设计、能力培养和创新融入中的实践路径。最后,报告中反思AI与人的关系,提出机器商(MQ)及面向师生的AI能力框架,为AI时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秘书长、德中教育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江新做报告
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秘书长、德中教育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江新以“德国专业认证赋能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题做报告,他指出,德国专业认证体系以其独特优势,为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内涵式发展注重内在质量提升,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理念高度契合。德国专业认证在欧洲高等教育区标准的框架下,结合应用型大学的特点,既确保质量保障体系的一致性,又在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上体现灵活性。其成果包括更高的毕业率与就业率,以及更高的培养效率。报告强调,依托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与德国认证机构的深入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国高校在工程、管理等领域实现国际实质等效认证,将为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提供了创新范式。
▲全国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秘书长、北京创新研究所执行所长林鑫做报告
全国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秘书长、北京创新研究所执行所长林鑫以“高校教育教学成果培育”为主题做报告。他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的重要性及其在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解析了《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的内涵特性及评审要点,并明确了成果奖的创新性、领先性、稳定性和示范性要求。同时,报告结合北京创新研究所的资源优势,从科研课题申报指导、教学改革成果培育到申报材料撰写技巧,分享了具体路径和注意事项,帮助高校明确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方向和着力点,进一步提升成果竞争力,助力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九、研讨会 - 赛教融合
研讨会的第二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陈立斌,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ICPC亚洲EC委员会委员黄达,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焦艳军,教育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指委委员、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产教融合专家金摇光,清华同方河南创新中心总经理、中泓基金合伙人宁好敏,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副主任晁劲鹏六位专家依次做研讨会赛教融合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陈立斌做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陈立斌以“创新驱动——高教主赛道的价值塑造与备赛策略”为主题做报告。报告梳理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历史沿革,阐明了其在响应国家“双创”政策、服务“四新”建设中的重要价值。报告指出,大赛聚焦价值引领、知识塑造与能力培养,助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2024年赛事规则进一步调整,高教主赛道创意组强调项目从创意到实践的创新过程及社会需求解决力,创新维度包括产品、服务及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突破。同时通过分享优秀金奖案例、创新驱动教育体系和备赛策略,结合西安交大的获奖实践与经验,为高校创新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ICPC亚洲EC委员会委员黄达做报告
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ICPC亚洲EC委员会委员黄达以“从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看创业类项目选题培育”为主题做报告。报告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应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痛点,以竞赛实践助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报告中总结了东北大学在双创教育中取得的成果与不足,强调需构建全覆盖、分梯度的实践育人体系。报告同时针对挑战杯赛事,提出选题结合优势学科与国家需求,注重团队组建、产品迭代、商业模式和市场分析等建议,并以赛促学,打造高水平路演和展示能力,最终培育创新型创业人才。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焦艳军做报告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焦艳军以“人工智能下的职教赛道备赛策略与赋能”为主题做报告。报告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赛道中的应用和策略。同时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背景与意义进行了阐述,强调了大赛对提升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作用及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用的理念。报告详细解析了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和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如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他指出,AIGC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创作工具,激发创新思维,突破认知盲区,赋能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他强调,产教融合与专创融合的模式将进一步推动教育与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创新实践平台。
▲教育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指委委员、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产教融合专家金摇光做报告
教育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产教融合专家金摇光以“产业命题赛道规则解读与备赛策略”为主题做报告。报告深入剖析了产业命题赛道的备赛策略,通过对多个优秀案例的解析,着重强调了理解产业命题、组建高效团队、制定科学计划及注重实践创新的重要性。报告中结合实际参赛项目,详细展示了备赛策略的具体应用,为参赛者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发。
▲清华同方河南创新中心总经理、中泓基金合伙人宁好敏做报告
清华同方河南创新中心总经理、中泓基金合伙人宁好敏以“同台竞技背景下的国际项目备赛策略”为主题做报告。报告中分享了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的备赛要点。强调商业计划书需逻辑自洽、硬核佐证,避免泛谈平台、轻视竞争及情怀过度等误区。报告指出,优秀项目应突出技术前沿、团队协作和国际视野,路演中注重时间分配、答辩准备及问答逻辑。同时提醒参赛者紧跟趋势,避免依赖过时分析工具,用真实案例和一致性材料赢得评委认可,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脱颖而出。
▲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副主任晁劲鹏做报告
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副主任晁劲鹏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备赛策略和案例解析”为主题做报告。在报告中深入分析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来源和三个主要领域。强调参赛团队应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突出项目团队的扎根精神,了解国情民情和城乡发展的具体需求,创新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和思路,注重项目的实效性、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特别指出,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实际可行性是评审的重点,备赛团队应强化市场调研、行业分析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展示。同时报告中还分享了多个成功案例,强调学校、教师,专家和团队成员在备赛过程中需要明确目标、分工合作,共同凝聚红旅精神和价值塑造。
十、中国高校 “专创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2024)暨创新大赛师资研讨会结业仪式
▲中国高校“专创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2024)暨创新大赛师资研讨会结业仪式现场
研讨会上进行中国高校 “专创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2024)暨创新大赛师资研讨会结业证书的颁发仪式。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会秘书长刘凯亚,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副主任陈劲松,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副主任晁劲鹏,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常务专家委员、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焦艳军,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副主任辛雪,清华同方河南创新中心总经理、中泓基金合伙人宁好敏六位嘉宾分别为参会教师颁发中国高校“专创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2024)暨创新大赛师资研讨会结业证书。
十一、参观考察
研讨会的第三日,参会老师前往郑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参观学习交流。
▲参观学习交流现场
研讨会圆满结束
中国 · 郑州
本次研讨会以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和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精神,围绕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高质量融合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就如何推进“专创融合”进行了多维度探讨,从理论体系建设到实践路径探索,分享了成功经验与创新案例,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整体满意度高达97.45%。
▲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进一步加强了校际合作和经验交流。各高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